某某酒店有限公司欢迎您!

武汉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

时间:2023-12-28 15:58

  武汉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在武汉经开区,中国一冶投资建设运营的人工智能科技园内,入驻企业苏州轻舟智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批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正在进行研发测试验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程佳)工业设计小镇、生态环保集聚区……武汉深入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围绕产业链打造“服务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创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先行区(“双十”创建),加快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建经验。

  记者近日获悉,前三季度,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1%,1至8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2.5%。

  江岸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集群,一栋栋“设计楼”“金融楼”“商贸楼”竞相拔节。

  在D+M工业设计小镇,浪尖设计公司的一套“细胞处理系统”工业设计方案,已在制造工厂完成样品生产。基于此,武汉一家创新型医疗企业已申请了医疗器械注册证。

  “既要想得到,还得做得出。”D+M工业设计小镇总经理、湖北省诊疗设备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少康说,“工业设计是武汉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以高端医疗器械为例,D+M工业设计小镇不仅整合了设计资源,还联动了制造产业链,确保创新想法能够实现从纸面到现实的转化。”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正在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软件信息、创意设计和人力资源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夯实、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通过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正在与新兴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一股新质生产力磅礴而出——软件信息让智能制造穿梭于虚实之间,在华中区块链科技融合创新中心,“链”被织成“金钟罩”应用于工厂,数据切片被加密并分布储存在不同生产节点,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金融为小巨人“输血供氧”,武汉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服务,让装备制造领域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扛”了过来,企业订单得以顺利投产并已向客户交付。

  以三峡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中心,以生态环保总部、碳金融、生态环保设计工程、环境咨询等业态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已然成势。

  “除了公司总部,我们目前还将两个子公司也带来了武汉。”湖北沛林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在林业碳汇、国储林建设等领域深耕多年,其负责人陈志丽介绍,企业及产业链企业,已陆续搬入位于江岸区的“环三峡集团生态环保集聚区”。

  2021年,三峡集团将总部搬迁至武汉市江岸区。第二年,沛林生态就逐“链”而来,其入驻的天悦外滩金融中心,距离三峡集团总部大楼隔了两条马路,走路仅用5分钟。以三峡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中心,以生态环保总部、碳金融、生态环保设计工程、环境咨询等业态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已然成势。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武汉通过发展楼宇经济,从“小而散”到“立起来”“密起来”。在武昌区,武汉数创大厦先后入驻50多家数字科创类及配套创投企业,多家企业业务量倍增,还诞生了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毅瑞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几个“专精特新”企业;在江汉区,市区发改部门引导红T时尚创意街区为企业进行细分画像,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益,如今园区主导文化创意设计类企业占比从40%提升至65%。

  在武汉经开区,中国一冶等央企和民企联手,将曾经的老旧工业园,改造升级为芯片造型的人工智能科技园,吸引满载新动能的人工智能企业纷纷入驻。

  市发改委介绍,以“双十”创建为主要抓手,支持各区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集中度显示度。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创新发展蔚然成风,产业规模、集聚水平都在提升。在江夏区,当地发改部门协同金融部门上门为阳光创谷产业园区内企业定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在武昌区,为推动碳汇大厦产业集聚,发改工作人员探索以社区和学校为试点,在本地寻找低碳示范应用场景;在长江新区,武汉新港华中贸易服务区是具备口岸服务功能和商贸供应链服务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当地发改工作人员每月开展常态化“政企”面对面交流,已助力园区引进超40家商贸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