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酒店有限公司欢迎您!

为啥过年回家不住家里住酒店?有人图方便省心

时间:2024-02-10 04:38

  为啥过年回家不住家里住酒店?有人图方便省心 有人不适应老家生活一位网友发帖称,回家打算住酒店,因为家里的房间要给两个弟弟睡,已经没有单独的房间了。在家里因为生活习惯受到拘束,还是更喜欢住酒店,也不会被家人念叨。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年轻人已经连续6年春节不住家里住酒店,也有人因为“房间成了杂物间,没有住的地方”选择住酒店。有人图“方便省心”返乡探亲住酒店,既减轻老人打扫负担,又兼顾团聚与假期。

  上述几位采访对象也发现,自己所预订的酒店在春节期间房源也所剩无多,大部分房型都已经售罄。广州大学教授姚华松也发现,最近几年春节回家,很多人选择住酒店而不住家里,以至于县城的酒店几乎爆满,好一点的酒店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订房。

  连续6年春节,山东济南的王先生都选择住在酒店。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对性格偏内向的他来说,这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和家人感情很好,在这方面也和他们达成了一种默契。

  不在家住,但过年期间,王先生还是会和家人亲戚相互走动、聚会,除夕也会在一起过。

  王先生说,他平时不喜欢社交,酒店本身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人生选择,寄托了他很大一部分的情绪价值。他提到,在一个并不完全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里,可以做到彻底放空的同时,又与现实世界保持联系,“既不会过分放纵,也不会过于紧张。”

  此外,不同酒店的新鲜感也会带给他不同的人生体验。比如一次,他在生日时独自入住了一家酒店,那家酒店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召集了前厅和餐饮二十名左右的员工为他庆祝生日。“我很难忘记当时的那种感觉,也在心底对陌生人充满了无尽的感激”,王先生说。

  对于28岁的山东姑娘陆茗而言,每次过年回家,她都要面对寒冷夜晚里漏风的房间。今年春节,她已经订好了老家县城附近的酒店,准备在酒店过年。

  陆茗现在都还记得,去年春节回家和家里吵了一架,缘由是老家要拆迁,而家里人都默认房子是弟弟的。她不同意,爸爸却亲口说,“女儿是外人”,甚至说她“自私,老是惦记家里的东西”。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后,去年春节她在家里没待几天就回到了工作所在的城市。

  “在酒店,虽然过年点外卖不太方便,但至少不需要再看家人的脸色了。”陆茗和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她计划明年自己攒钱买房,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身边像她一样的朋友并不少。陆茗介绍,身边很多朋友过年回家都比较不方便,也选择住在酒店,“因为她们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房间。”陆茗的一位好朋友去年回家过年,发现原本的房间成了杂物间,根本没有住的地方。在陆茗看来,“不是所有人都期待回家过年的,尤其是我们老家还有哥哥弟弟的,父母内心没有那么重视女儿。”

  来自湖南的赵先生45岁了,有一双儿女,这几年回家住酒店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方便,又省心。”

  “老家人多,房子睡不下那么多人,每次回家只住几天,还要麻烦上了年纪的父母打扫卫生、清洗被褥。”赵先生介绍,有一年,父母老两口忙忙碌碌,打扫了三四天,他们住了几天就回城市了,实在是过意不去。有一年回家自己打扫,“住家里的时间不够打扫卫生的,刚扫干净假期没了。”

  此外,家里条件差,孩子又还小,冬天冷的睡不着,还容易感冒,“住酒店好多了,起码有暖气,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赵先生算了一笔账,县城物价水平低,住的连锁酒店平时200元/晚左右,春节他订了五晚,一晚价格300多元,“睡两个大人两个小孩,还是可以接受的。”

  一般,除夕和正月那几天,赵先生就拖家带口从酒店出发,奔赴十几公里路程,“到亲戚家串门,到父母家吃饭,也是团聚了,我们都觉得挺好的。”

  谈起现在许多人过年选择住酒店的现象,上述几位受访对象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先生认为,这是时代发展所造就的必然现象。现代通讯技术发达,人可以跨越空间相见,日常就缓解亲人之间的相思之苦。

  此外,对于许多人而言,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春节的假期属性。“人们需要同时实现团聚和放松两种需求,而酒店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还能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延长这种幸福感。”赵先生说。

  红星新闻注意到,据官方统计,2024年“最火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亿人次,将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县城酒店预订量飞涨。记者从锦江酒店(中国区)、华住、首旅如家等多个酒店集团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地级市和县域城市的住宿需求相较往年都有明显提升。

  上述几位采访对象也发现,自己所预订的酒店在春节期间房源也所剩无多,大部分房型都已经售罄。广州大学教授姚华松也发现,最近几年春节回家,很多人选择住酒店而不住家里,以至于县城的酒店几乎都爆满,好一点的酒店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订房。

  第一类是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他们在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是与同伴聚会、休闲娱乐,传统的家人吃饭、打牌、喝茶聊天已无法聚拢他们,而K歌、洗脚、按摩等在农村老家没有供应,城镇与县城成为不二选择。玩到尽兴,到了三更半夜,当然也就懒得回家睡了,住酒店更便利。

  第二类是“无家可归”的中年人。老家的兄弟姐妹已经各自组建家庭,长期不在一起工作或生活,与嫂子、弟妹、妯娌不够亲近,或多或少有一些隔阂,回老家某种意义上变成了走亲戚。于是,住酒店变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第三类是外来媳妇或女婿。外地女婿或外地媳妇去其中一方父母家过年,遭遇地域文化方面的不适,住酒店可以有效规避“文化冲突”。

  第四类是外嫁女。外嫁女回娘家过年,有些地方的规矩是已婚男女不可以住一起,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不可以住娘家。于是,他们选择“早归晚离”,每天早上来乡下娘家,晚上回城住酒店。很显然,原本的“家人”俨然成了不折不扣的“亲戚”。

  “总之,春节回家选择不住家而住酒店,映射出生活方式与习惯、思想与观念的代际差异,也受制于特定地域文化的影响。”上述教授称。